汉语中介词是什么?

2024-05-19 06:25

1. 汉语中介词是什么?

一、介词的定义 
定义:介词是一种起标记作用的虚词,依附在实词或短语前面共同构成介词短语,整体主要修饰、补充谓词性词语,标明跟动作、性状有关的时间、处所、方式、原因、目的施事、受事、对象等。
 如:他把卖力气看成不光彩的事。
 老王在北京住了三年了。
也可说介词起介绍、引用作用,它和它介绍、引进的内容组成介宾短语整体的充当某种结构成分。
如:按规律办事。
        对故事的认识。
二、介词的分类 
依据介词短语与动作、性状之间的关系分类:
1、表示时间、处所、方向;
2、表示依据、方式、方法、工具、比较;
3、表示原因、目的;
4、表示施事、受事;
5、表示关涉对象;
6、表示其他方面。



汉语中介词是什么?

2. 语文中介词是什么意思

介词是一个用来表现一个字的文法功能的词汇或字缀,和宾语构成介宾结构充当状语、定语或补语。
介词后面一般有名词、代词或相当于名词的其他词类、短语或从句作它的宾语,表示与其他成分的关系。介词和它的宾语构成介词词组,在句中作状语,表语,补语,定语或介词宾语。

介宾结构的作用如下:
1、介宾结构主要充当状语,修饰动词或形容词,如:从车上下来、比他高;
2、介宾结构作定语,要加的,如: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在桌子上的书;
3、介宾结构充当补语,如:工作到深夜、睡在床上。
注意:介宾结构不能做谓语。

3. 中介语的产生过程

中介语的5个产生过程:
    (1)语言迁移。
    (2)目的语规则的过分概括。
    (3)训练迁移。
    (4)第二语言习得策略。
    (5)交际策略。

中介语的产生过程

4. 中介语的特点

中介语的特点:可渗透性、动态性、系统性。
中介语,Interlanguage,也有人译为“过渡语”或“语际语”,是指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通过一定的学习策略,在目的语输入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既不同于其第一语言也不同于目的语,随着学习的进展向目的语逐渐过渡的动态的语言系统。

美国语言学家塞林格(Selinker)于1969年提出中介语假说(interlanguage)的概念。1972年在其著名论文《中介语》中提出的中介语假说,是试图探索第二语言习得者在习得过程中的语言系统和习得规律的假说,在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史上有重大意义。

这是关于中介语的一个最早的定义。The separteness of a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 system, a system that has a structurally intermediate status between the native and target languages.

5. 对于中介语的错误类型目前较多采用的分类是

系统前错误、系统错误、系统后错误。
“中介语(Interlanguage,简称IL)”一词是美国语言学家塞林格(L.Selinker)于1969年提出来的。所谓中介语,是指第二语言学习者建构起来的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过渡性语言系统,它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并逐渐向目的语靠近。

“中介语”有三个最基本的特征:
一是可塑性,即中介语的语言规则不断修正,通过修正规则,逐步接近母语者的语言;
二是动态性,即中介语的规则以渐进方式逐步扩展,总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
三是系统性,即中介语是一个由语音、语汇、语法规则等内部要素构成的语言系统。
第二语言学习者最初接受一种新的语言,就开始产生最初级的中介语,这时更多是受到母语的影响;随着学习的深入,中介语就进入较高级的阶段,这时更多是受到外语的影响。
但中介语在学习的初期发展较快,越到学习后期发展就越慢,后面这一阶段称做外语学习的“高原期”。这既有程度越高的外语就越难掌握的原因,也与学习者到后期更不容易发现和改正自己的习惯性错误有关。
一般来说,初级中介语不能用于日常交际,而较高级的中介语可以用于交际。实际上,许多外语学习者最终能够达到的水平也就是较高级的中介语程度。

对于中介语的错误类型目前较多采用的分类是

6. 举例阐述中介语理论产生的根源。

中介语是对第二语言习得者使用目的语时所产生的不完全正确的语言系统的描述,是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所使用的一种独立的语言系统。研究者们对第二语言习得者的这一语言系统的描述曾使用过诸如:“近似语言系统”(approximative systems)、“学习者固有的内在的掌握语言的课程大纲”(learner’s built-in syllabus)、“习得者独有的语言”(idiosyncratic dialects)、“中继能力”(transitional competence)等术语。然而,广为人知,影响最大的是塞林克(Selinker)的“中介语”(interlanguage)。中介语一词最早是由塞林克首先使用,1972年他在论文“Interlanguage”中对中介语作出了全面的阐述,此后该词确立了其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的重要地位,并为语言学界和外语教学界所接受。【摘要】
举例阐述中介语理论产生的根源。【提问】
您好亲,很高兴为您解答问题。【回答】
中介语理论产生的根源如下哈。【回答】
中介语是对第二语言习得者使用目的语时所产生的不完全正确的语言系统的描述,是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所使用的一种独立的语言系统。研究者们对第二语言习得者的这一语言系统的描述曾使用过诸如:“近似语言系统”(approximative systems)、“学习者固有的内在的掌握语言的课程大纲”(learner’s built-in syllabus)、“习得者独有的语言”(idiosyncratic dialects)、“中继能力”(transitional competence)等术语。然而,广为人知,影响最大的是塞林克(Selinker)的“中介语”(interlanguage)。中介语一词最早是由塞林克首先使用,1972年他在论文“Interlanguage”中对中介语作出了全面的阐述,此后该词确立了其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的重要地位,并为语言学界和外语教学界所接受。【回答】
中介语是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过渡性语言,以母语为出发点,不断发展并逐渐向目的语靠近。中介语作为独立的语言体系有着自身的特点。不同的学者对中介语本身的特点也有不同的概括。纵观学者们的看法,中介语具有系统性、可变性、渗透性、可创造性及石化性等特点。中介语的产生是多方心理因素影响的结果,也即产生中介语的根源。【回答】
一 母语的负迁移,即干扰

在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中,学习者由于不熟悉目的语的语法规则或表达习惯,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母语的规则或表达方式来处理目的语中的一些信息,会依赖其原有的母语知识辅助其意思的表达。而过多的母语干扰会产生语际错误(interlingual errors),也会出现中国式英语(Chinglish)。套用母语所出现的中介语主要反映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语言系统的几个层面上。例如,初学英语的中国学生把thing读成sing,因为汉语语音系统中没有齿间部位的摩擦音/θ/这一发音,中国学生习惯套用汉语的/s/来处理这一发音。【回答】
又如,中国学生往往容易在读英语闭音节的同时,在结尾的辅音后面不自觉地加上一个元音,如把cook读成cooker,这是因为汉字基本上都属于开音节的缘故。在词汇方面,套用母语的例子也不少,例如,有人把汉语中的“爱人”(wife)说成“lover”(在英语中指的是情夫或情妇),把“公费医疗”说成“the public medical”(正确的说法应为the free medical care)等。在语法方面,由于受母语的影响,中国学生容易犯这样的错误:I buy it yesterday.这是因为汉语的词汇没有时态之分。又如:Though the task was difficult, but I finished it on time. 这也是受汉语习惯说法影响的结果,还有把I don’t think it is good enough.【回答】
又如,中国学生往往容易在读英语闭音节的同时,在结尾的辅音后面不自觉地加上一个元音,如把cook读成cooker,这是因为汉字基本上都属于开音节的缘故。在词汇方面,套用母语的例子也不少,例如,有人把汉语中的“爱人”(wife)说成“lover”(在英语中指的是情夫或情妇),把“公费医疗”说成“the public medical”(正确的说法应为the free medical care)等。在语法方面,由于受母语的影响,中国学生容易犯这样的错误:I buy it yesterday.这是因为汉语的词汇没有时态之分。又如:Though the task was difficult, but I finished it on time. 这也是受汉语习惯说法影响的结果,还有把I don’t think it is good enough.【回答】
二 所学有限目的语知识的干扰

学习者因为所学目的语的知识有限,把目标语中的个别语言规则当成普遍性规则来使用,创造出不具有母语特征又不是目标语的中介语形式。学习者常将一些语言规则当成普遍性的规则滥用,将目的语的语言结构系统简单化,从而创造出既不带母语特征,目的语中又没有的结构变体。例如:What did he intended to say? 这类中介语产生的原因在于学习者把表示过去时的动词加后缀-ed的规则推而广之。又如:I don’t know when is the plane going to take off. 这是由于学习者滥用英语特殊疑问句的语序造成的。【回答】
三 本族或外族文化因素的干扰

在跨文化交际方面,学习者常常把本国的民族文化内容直接套到外语交际中去。由于两种民族文化中诸多差异因素,套用的结果就会影响理解和表达的准确性。除了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套用母语模式外,这种套用母语的模式还反映在语用方面。例如,何自然先生就举过这样一个例子,我们常见到这样一个表示祝愿的标语:高高兴兴上班去,平平安安回家来。初学英语的人们由于不知道用一句简单的英语Good Luck来表达,而照字面意思表达成:Go to work happily, and come back safely!这句子虽然没有语法、用词方面的错误,但它是中介语,因为操英语的本族人在同样环境下,不会说这样的话。由于受母语文化的影响,对目的语的功能运用不当。由此而产生的中介语在交际中可能会产生文化错误或导致误会或交际失败。【回答】
希望我的回复能够帮助到您,祝您生活愉快!【回答】
举例阐述中介语理论与偏误分析的关系。【提问】
【问一问自定义消息】【提问】
【问一问自定义消息】【提问】
您好亲,中介语理论与偏误分析的关系如下哈。【回答】
在语言教学上,通过偏误分析会总结出除对比分析中总结出的母语干扰以外的其他造成偏误的原因。这也要求我们在进行对外汉语教学时,研究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偏误的同时,既要多层面地收集学生的偏误不要只局限于语音、词汇、语法,又要多方面总结产生偏误的原因,不要只看到母语的干扰。母语干扰是对比分析提出的造成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偏误的唯一原因,这是因为对比分析理论是通过对母语和目的语的对比来解释造成偏误的原因,这种方法只能解释属于母语干扰造成的那一类偏误,而偏误分析则能全方位、多方面地分析偏误的根源。这也是为什么对比分析理论发展至后来出现了偏误分析理论。【回答】
即使偏误分析理论在继对比分析理论之后为第二语言习得及对外汉语教学作出了许多贡献,但它也存在其局限性,如大部分偏误分析资料的收集都是通过测试的方式取得,而不是自然获得,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出学习者的习得情况。其次,偏误分析只注意到学习者在习得过程中的偏误从而忽略了正确的部分。偏误分析还很难发现学习者在习得过程中因畏难情绪而回避的问题。【回答】
根据你自己的二语习得实际,谈谈中介研究的具体策略。【提问】
【问一问自定义消息】【提问】

7. 什么叫中介语?

中介语,Interlanguage,也有人译为"过渡语"或"语际语",是指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通过一定的学习策略,在目的语输入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既不同于其第一语言也不同于目的语,随着学习的进展向目的语逐渐过渡的动态的语言系统。


Selinker中介语理论
美国语言学家Selinker于1969年提出中介语假说(interlanguage)的概念。1972年在其著名论文《中介语》中提出的中介语假说,是试图探索第二语言习得者在习得过程中的语言系统和习得规律的假说,在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史上有重大意义。
中介语理论(Interlanguage Theory)是由Selinker等人最先提出来的。所谓中介语是指第二语言学习者建构起来的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过渡性语言,它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并逐渐向目的语靠近。

什么叫中介语?

8. 语文中介词是什么意思?英语呢?

1、常用副词歌

    忽然、已经、很、非常;立刻、渐渐、最、刚刚。

    终于、只,更、大概;简直、都、不、就、没、才。

    用在“动”、“形”两词前;修饰“动”、“形”记心间。

    [注释]采用奇特联想法:设想一个人到缝纫铺去做衣服,裁缝师傅拿着剪(简)刀照直剪下去,兜布(都不)就没法裁(才)了。这就是“简直都不就没才”。

    句子成分是学生学习语法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什么主谓宾,定状补,弄得学生直糊涂。一遇到划句子成分的题目脑袋就大。于是,利用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和位置,编了一首《句子成分歌》。

    2、句子成分歌

    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

    定语必在主、宾前,谓前是状谓后补。

    “的”定、“地”状、“得”后补,形式标记要记住。

    遇到情况有变化,仔细分析莫含糊。

    复句是初三学生的一个难点。关系好记,就是那些关联词语难记。动不动就搞错。于是,一首复句歌诀就解决问题。

    一面一面是并列,或者或者是选择。

    不但而且是递进,虽然但是是转折。

    只有才能是条件,因为所以是因果。

    如果那么是假设,还有承接和解说。

     3、常用介词歌

介词经常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前,同这些词或短语一起修饰或限制动词、形容词,表示时间、处所、方向、对象、方式、目的、比较等。介词不能单用。常见的介词较多,为了便于记忆,可采用下列歌诀记忆(见初语二册):

    自、从、以、当、为、按照,由于、对于、为了、到,

    和、跟、把、比、在、关于,除了、同、对、向、往、朝。

    用在名词代词前,修饰“动”“形”要记牢。  在英语中,介词(preposition)虽然是一种小词,但在作用和运用上的复杂性却不可小看。首先,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离开了介词的中介或连接作用,就无法表达某些最基本的思想或概念。以时间为例,大到年代,小到日月,要表示某些特定的时间或时刻,离开介词有时就会寸步难行。比如"今年"虽然可以说 this year,但要表达"在2000年",就不能省略介词,而要说in 2000;"这个月"是this month,但"6月里"则需要说in June;"今天"虽然有现成的today一词,而如果是"在6月5日"就要说"on June 5th","在星期五"就得用on Friday(但在某些新闻报道里这些介词也可以省略不用)。再以位置为例,我们可以随便举出book和desk两个词,然后用介词表达出各种位置关系: the book on the desk(桌子上的书)、the book under the desk(桌子下面的书)、the book near the desk(桌子附近的书)、the book beside the desk(桌子旁边的书)等等。介词不仅具有重要的表达意义的功能,而且在使用上也十分复杂。造成这种复杂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单个介词(即由一个词语构成的介词,与此相对的是复合介词,比如upon,into,within,without等)本身的意义具有相当的复杂性,以in和on为例,in的基本意义是"在里面",表示一种范围,on的基本意义是"在上面",表示两种东西相接触,然而在speak in English(用英语说)和on the team(在队里当队员)两种形式中,in和on表达的则是引申意义;the boat on the lake指的是"湖上的船",但the cottage on the lake则表示"湖边的小屋"。其次,英语中的单个介词虽然只有60个左右,但这些介词却可以同其他词类灵活搭配,构成为数众多的短语形式:1.介词加名词构成的短语,由称介词短语,如by accident(偶然地),on purpose(故意地),for example(例如)in conclusion(总之)等。2.由名词加介词构成的短语,比如concern for(对……的关心),love for(对……的热爱),satisfaction with(对……满意),confidence in(对……的信任),loyalty to(对……的忠诚)等等。3.由动词加介词构成的短语,例如insist on(坚持要……),differ from(不同于,区别于),distinguish between(区别,区分),benefit from(从……得到益处,受益于……),conform to(符合)等等。4.由形容词加介词构成的短语,比如be keen on(对……很热衷),be worried about(为……而担心),be fond of(喜欢),be strict with(对……很严格),be loyal to(终于……)等等。上述这些搭配形式大都具有固定性,运用时常常来不得半点差错。比如比如be interested只能和in搭配构成介词短语,according和instead只能分别与to和of搭配构成两种短语介词。此外,英语中还有一类短语介词,也即由介词加其他此类构成的短语,但作用相当于一个介词,比如in front意思接近before,in spite of和despite是一个意思,apart from和意义也很相近等等。短语介词还有很多,再如according to(根据),along with(随同……一起),because of(由于),by means of(依靠),instead of(代替),in accordance with(与……一致,依据),on behalf on(代表),owing to(由于),together with(和……一起),with regard to(关于),as for(至于),as to(至于),in view of(鉴于),for the sake of(为了……),on account of(由于)等等。最后,单个介词还可以用在一起,这种现象称为双重介词,比如from within(从……里边),from behind(从……后边),from inside(从……里边),from outside(从外边)等等。其三,同一个介词和不同的词语搭配或者同一个词语和不同的介词结合都可以产生不同的意义,前者如be good at(善于),be bad at(不善于),后者如agree with sb.(同意某人),agree on sth.(同意某事);在有些情况下,同一个介词和不同的词语搭配或者同一个词语和不同的介词结合有时也能产生相同的意义,前者如depend on(依靠),rely on(依靠),count on(依靠),后者如be good at(善于),be skillful in(善于)。其四,有些结构用不用介词意义完全相同,比如consider后面的as就可以省略而意义不发生变化,而在有些结构中,有无介词意义则不完全相同,比如《红楼梦》中的刘姥姥初进大观园时会说:It is beautiful in here. 而贾府的丫鬟则会应酬说:Yes, it is beautiful here. 刘姥姥的话含有一种对比意义,即大观园和外面相比简直是两个世界,丫鬟已在贾府住习惯了,因此她的话就没有这种对比意义,所以刘姥姥就用了带有比较意义的 in here,而贾府的丫鬟则用了没有对比意义的here。除上面提到的几点外,英汉语不同的表达习惯也增加了介词学习的复杂性,比如英语说in the sun, in the moon,汉语则说"在阳光下"(英语的under the sun是"普天之下"的意思)、"在月光下";英语说The sun rises in the east and sets in the west,汉语则说"太阳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或者不用介词,干脆说成"太阳东升西落";英语中的the hole in the wall, the nail in the wall, the map on the wall三个短语中用了不同的介词,而汉语则都用一个"上"字来表达:墙上的洞、墙上的钉子、墙上的地图;汉语可以直接说打某人的某个部位,英语则要先说打某个人,然后再通过介词去打某个部位:beat sb. on the head(打某人的头),同样,英语要说抓着某人某个部位,就得先说抓着那个人,然后再用by来表示被抓着的部位grasp sb. by his hand(抓着某人的手);英语中有besides和except两个词语,汉语可以用"除了"一种形式来表达,但汉语的"除外"既可以指包括,又可以指排除,在这两种不同的情况下,英语就得分别用两个介词来表示:We all went there besides John. 除了约翰我们也去了那里。(即约翰去了,我们也去了)We all went there except John. 除了约翰我们都去了那里。(即我们都去了,但约翰没去)最后,为了解释英语介词用法上的复杂性和灵活多样性,我们特以from一词为例来作进一步的说明。1.表示纯粹的分离,作"分开"、"分离"、"隔开"、"离开"解,常构成下列表达形式:separate the good from the evil(把好的和坏的分开)remove from the city to the countryside(从城市移居乡村)part from a friend(断交)depart from one's hometown(背井离乡)keep away from dangerous things(远离危险)flee from prison(逃离监狱)keep (stand. aloof from the society(离群索居)rise from table(离席)fall from a tree(从树上掉下来)withdraw from a meeting(离会)move from one place to another(从一处迁至另一处)retire from one's work(退休)live apart from other people(离群索居)2.表示"消失"、"消除":The plane soon disappeared from sight. 飞机很快消失不见了。After hearing this, the smile fled from her face. 听到这里,她的笑容立即消失了。Let us remove all doubts from our minds. 让我们消除相互间的猜疑吧。3.表示"禁止"、"戒除"、"免除"、"解除"、"除去"、"使免除"、"使脱离"等,有时具有否定意义,常构成下列表达形式:remove dirt from a table(除去桌子上的灰尘)release sb. from his suffering(解除某人的痛苦)clear the land from trees(伐去地上的树木)free sb. from debts(免去某人的债务)dismiss sb. from his service(解除某人的职务)expel (dismiss) a student from school(开除学生)be excused from punishment(被免去处罚)be safe from danger(没有危险)be secure from danger(没有危险)be free from anxiety(无忧无虑)rescue a person from danger(救人于危难)deliver a person from danger(救人于危难)4.表示"防止"、"阻止"、"阻碍"等,有时具有否定意义,常构成下列表达形式:prevent sb. from doing sth.(防止、阻止某人做某事)keep sb. from doing sth.(阻止某人做某事)stop sb. from doing sth.(阻止某人做某事)hinder sb. from doing sth.(妨碍某人做某事)prohibit sb. from doing sth.(禁止、阻止某人做某事)discourage sb. from doing sth.(劝阻某人不去做某事)dissuade s. from doing sth.(劝阻某人不去做某事)5.表示"不在"、"缺席"等:be absent from a class(缺课) absent oneself from class(缺课)be away from home(不在家) stay away from a place(不在某个地方)6.与protect, guard, shelter, defend等动词搭配表示"保护":An umbrella protects us from rains. 伞可以使我们不受雨淋。The big tree sheltered them from the rain. 大树保护他们没有被雨淋湿。7.表示"隐藏"、"隐蔽"、"隐瞒"等,常与hide, conceal等动词搭配:As a student, you should have no secret from you teachers. 作为学生,你不应该有任何隐瞒老师的事。The house was hidden from view by the trees. 那座房屋被树遮着了。He always tries to conceal his poverty from others. 他总是设法不让别人知道自己的贫困。8.与tell, know, distinguish, discriminate, differ, different等词语搭配表示"区别":Chinese differs (is different) from Japanese in many ways. 汉语和日语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差异。It's not easy to tell a true friend from a false one. 辨别真假朋友不是件容易的事。How would know an Englishman from an American? 你是怎么分辨英国人和美国人的?You must learn to distinguish good from evil. 你必须学会辨别事情的好坏。A little baby usually cannot discriminate one thing from another. 婴儿通常不能分辨两种东西。上述情况表明,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介词的确是一种不可忽视的语言现象,首先,介词的重要性要求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与掌握,其次,介词运用上的复杂性和灵活性又要求我们在学习与掌握介词的过程中必须抱着慎之又慎态度认真。